方 名 |
组 成 |
方 证 |
应 用 |
要 点 |
甘草汤 |
甘草 |
急性疼痛 |
各种急性疼痛
|
|
桔梗汤 |
桔梗 |
咽痛,咳脓性粘痰 |
咽喉气管肺炎
|
|
芍药甘草汤 |
芍药 甘草 |
“抽筋”感 |
各种疼痛
|
缓急止痛 |
桂枝甘草汤 |
桂枝 炙草 |
汗多而心下悸 |
心律失常;低血压;心源性哮喘…
|
|
甘草干姜汤 |
炙草 干姜 |
虚寒性吐泻、血证 |
虚性、寒性
|
|
大黄甘草汤 |
大黄4 甘草1 |
舌红苔黄脉滑数 |
呕、便秘、恶阻、肿
|
|
甘草麻黄汤 |
炙草1 麻黄2 |
喘剧、上半身肿 |
喘 肿
|
|
半夏散及汤 |
半夏 桂枝 炙草 各等分 |
咽痛、咽溃痬 |
失音
|
|
甘麦大枣汤 |
甘草 小麦 大枣 |
精神紧张、兴奋 |
癔症;痉挛
|
|
桂枝汤 |
桂枝 白芍 姜 枣 草 |
自汗恶风 发热 气上冲 心动悸 苔白 |
多汗 恶风 心慌 呕吐 过敏性疾病 |
寒加附子 热加黄芩 虚加人参 实加大黄
|
小建中汤 |
桂枝汤加饴糖 |
腹痛 |
各种痉挛 低血压 贫血
|
|
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|
桂枝汤加龙牡 |
汗证 失眠 脉浮大无力 舌嫩红苔少 |
遗尿 遗精 汗证 失眠 癔症
|
|
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|
苓 桂 术 甘 |
心下动悸 浮肿 舌胖大 苔白滑 |
眩晕 心悸 胃中振水声 胸中胀满
|
气上冲胸 面有水色(黑) |
五苓散 |
猪苓 茯苓 泽泻 白术 桂枝 |
小便不利 口渴多饮 消肿 水入即吐 晕 头痛 舌淡苔白 脉浮 |
头痛 头晕 肿证 泻 各种积液
|
水证 |
方 名 |
组 成 |
方 证 |
应 用 |
要 点 |
防已黄芪汤
|
防已 白术 黄芪 姜枣草 |
浮肿以下肢为甚 ;关节痛 |
各类浮肿 水肿 关节炎 |
大剂量 解肌 |
黄芪桂枝五物汤
|
黄芪 桂枝 白芍 姜 枣 |
肢体麻木不仁 浮肿 自汗 恶风 |
促进循环 |
痹症 低热 |
黄芪白芍桂枝苦酒汤 |
黄芪 桂枝 白芍 醋 |
止汗 |
黄汗专用方 |
|
麻黄汤
|
麻 杏 桂 草 |
发热 喘 无汗 身肿 喜热畏寒 |
发热无汗恶风之外感、哮喘 |
对肾炎、皮肤病、肝腹水、尿崩症等也有良效 |
小青龙汤
|
麻 杏 桂 细辛 五味 半夏 白芍 甘草 |
咳喘 痰如清水 苔白滑 |
哮喘 鼻炎 肺心病等 |
寒证 水证 |
大青龙汤
|
麻 杏 桂 石 枣 草 |
口干烦热 脉浮缓 |
发热证 表证 白血病发热等 |
烦躁 |
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|
麻杏石甘 |
大热 大渴 脉洪大 小便不利 |
发热 咳喘 五官疾病 皮肤病 甚至尿路炎 |
汗下后,“汗出而喘,无大热者” |
葛根汤
|
麻黄 葛根 桂枝 白芍 姜枣草 |
无汗 恶风 下利 项背强几几 |
本方性升 |
重用葛、麻 |
麻黄附子细辛汤
|
麻 附 细 |
恶寒 萎靡 苔润水滑 |
少阴之体复感太阳病 空调病 头痛 过敏 |
咽痛 暴哑 |
麻黄连翘赤小豆汤
|
麻黄 连翘 赤豆 梓皮 杏仁 姜枣草 |
身黄身痒 舌红苔腻 小便不利 |
皮肤病 肾炎 肝炎等 |
湿热 黄疸 |
越婢汤
|
麻石草姜枣 |
平素少汗,现在浮肿恶风口渴脉浮,或汗出者 |
主上半身肿 肾炎水肿 |
风水证 (麻黄体质者又见石膏证) |
射干麻黄汤 |
麻黄 射干 细辛 半夏 五味 紫菀 款冬 大枣 甘草 |
麻黄体质,小青龙证 |
喉中水鸡声 痰多 喘 哮 |
麻黄体质 小青龙证而痰多者 |
厚朴麻黄汤
|
麻 朴 半 辛 五味 姜 杏 石膏 小麦 |
肌肤黄黑 体形胖 咳喘烦渴 胸满 |
咳喘而体虚者 |
咳喘 |
小柴胡汤
|
柴 芩 参 夏 姜枣草 |
胸胁苦满 寒热往来 少阳带 |
除了“汗吐下”三证之外,均可应用 |
五证:胸胁苦满 往来寒热 默默不食 心烦喜呕 口苦目眩 |
方 名 |
组 成 |
方 证 |
应 用 |
|
大柴胡汤
|
柴胡 黄芩 白芍 半夏 大黄 枳实 生姜 大枣 |
发热 胸胁苦满 便秘 尿黄 苔黄干燥 |
心下急 心下满痛 |
喜呕 口苦目眩咽干 |
四逆散
|
柴胡 白芍 枳实 甘草 |
柴胡证 痛、冷 胸胁苦满 脉弦舌瘀 痉挛 |
腹胀 紧张 痉挛 |
解痉,主腹痛 |
柴胡桂枝汤
|
柴胡 桂枝 黄芩 半夏 白芍 党参 生姜 甘草 大枣 |
发热恶风 胸胁苦满 心烦 呕 寒热往来 |
外感发热 心下支结 情志病 关节病 过敏 |
柴胡汤、桂枝汤组合 |
柴胡桂枝干姜汤
|
柴胡 桂枝 黄芩 干姜 天花粉 牡蛎 甘草 |
同上 多汗 |
同上 渗出 结节 |
发汗强 |
柴胡加龙骨牡蛎汤
|
柴胡 黄芩 干姜 桂枝 人参 茯苓 半夏 龙牡 大枣 铅丹 |
胸胁苦满 易惊 谵语 动悸 |
精神神经疾病 晕 聋 |
镇静剂 |
小半夏汤
|
半夏 生姜 |
呕吐 |
呕吐 痰多 咳嗽 |
呕 |
大半夏汤
|
半夏 人参 白蜜 |
反胃 朝食暮吐 大便干 苔腻 |
神经性呕吐 梗阻性呕吐 妊娠呕吐 便秘 哮喘 慢支 |
心下痞硬 |
半夏厚朴汤
|
半夏 厚朴 苓 苏叶 生姜 |
胀 呕恶 梅核气 |
咽-食管-胃 癔症 敏感型体质 |
常见胃内振水声 |
旋覆代赭汤
|
旋覆花 代赭石 半夏 大枣 生姜 甘草 人参 |
呃逆 噫气 多涎 反胃 心下痞硬 按之不痛 |
胃炎 噎嗝 呃逆 哮喘 梅核气 |
轻用代赭石 重用生姜 |
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|
方名 |
腹胀满 无力 苔薄白 脉缓 |
虚者 腹水 妊娠恶阻 腹水 |
发汗后,腹胀满者(虚者) 虚实夹杂证 |
栝蒌薤白半夏汤
|
栝蒌 薤白 半夏 白酒 |
胸痛彻背 咳嗽痰多 舌淡苔白腻 |
冠心病 胸痛 急支 慢阻肺 痰浊 |
实证 |
麦门冬汤
|
麦冬 半夏 人参 炙草 大枣 粳米 |
咳逆 舌红少苔 脉虚数 |
虚热证 |
火气上逆 咽喉不利 |
猪苓汤
|
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 |
呕而渴 发热心烦失眠 尿黄涩痛 舌红苔滑 |
尿路炎 结石 出血 水肿 泄泻 |
热上壅则下不通 |
泽泻汤
|
泽泻 白术 |
眩晕 小便不利 脉沉 舌胖苔白腻 |
头眩 低血压 美尼尔 中耳炎 高血压 |
心下有支饮 其人苦冒眩 |
方 名 |
组 成 |
方 证 |
应 用 |
要 点 |
枳术汤 |
枳实 白术
|
心下痞坚 小便不利 消瘦 |
胃病 肝炎肝硬化 结肠炎 |
中土之药 |
白虎汤 |
石膏 知母 粳米 炙草
|
胸中烦热 气热 舌红 苔少黄燥 脉洪 |
外感热病 牙痛 中暑 糖尿病 |
大热 大渴 脉洪大 |
白虎加桂枝汤 |
上方加桂枝
|
白虎证加气上冲(桂枝证) |
风湿病 关节病 疟 肺炎等 |
白虎为主 凉性 |
白虎加人参汤 |
白虎汤加人参
|
白虎证而汗出过多,口干舌燥,狂饮 神疲体倦 心下痞硬 |
烦渴,多饮之肺炎、结核脑,糖尿病、甲亢、中暑 |
白虎-白虎人参-竹叶石膏-麦门冬汤-复脉汤 |
竹叶石膏汤 |
竹叶 石膏 麦冬 人参 半夏 粳米 甘草 |
舌红少苔 津少脉虚 口渴多汗 心烦干呕 |
热性病的恢复期 |
石膏 麦冬为主,半夏为辅 |
栀子豉汤 |
栀子 香豉
|
烦 郁 |
失眠 神经官能症 痒症 胃返流 支扩 倒经 |
火郁 |
茵陈蒿汤 |
茵陈 栀子 大黄
|
黄 |
肝胆系疾病 火 、郁 |
茵陈重 大黄轻 ―――利尿 |
泻心汤 |
黄连 黄芩 大黄
|
烦躁 便秘 血证 |
各种出血 感染化脓 精神神经系 心脑血管疾病 |
清热泻火 |
半夏泻心汤 |
半夏 黄芩 黄连 生姜 人参 甘草 大枣 |
恶心呕吐 烦燥失眠 |
胃炎 心下痞 失眠 妊阻 |
寒热补泻同用 |
小陷胸汤 |
半夏 黄连 瓜蒌
|
上腹胸胁痞胀 按之痛 心烦 舌红 苔黄腻 |
肝胆系疾病 便秘 肺炎 神经系疾病 火热证 |
小结胸-小陷胸 大结胸-大陷胸 |
葛根芩连汤
|
葛根 黄芩 黄连 甘草
|
发热 口干口苦 心烦 腹痛 下利 |
腹泻 发热等 |
葛根应重用 |
黄连阿胶汤 |
芩 连 芍 胶 蛋黄
|
心烦热 躁 怒 出血 腹痛 舌红 脉细数 |
热病后期 血证 神经衰弱 高血压 昏迷 |
阴虚火旺 |
黄芩汤 |
黄芩 白芍 甘草 大枣
|
腹痛下利 身热口苦 舌红苔黄脉弦 |
肠炎 痢疾 吐血等 |
温热下利 |
白头翁汤 |
白头翁 黄连 黄柏 秦皮
|
发热下痢 口渴 脓血便 |
菌痢 热性病 |
症状较黄芩汤重 |
方 名 |
组 成 |
方 证 |
应 用 |
要 点 |
大黄黄连泻心汤 |
大黄 黄连
|
上部出血 量多 心烦狂躁 舌红寸脉浮 |
咯血 吐血 上部热证、实证 |
痞、痢;咳血;实热 |
大承气汤 |
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
|
腹满便秘 发狂谵语 |
梗阻 肺炎 精神分裂症 出血 |
大实 大满 大热 |
小承气汤 |
大黄 厚朴 枳实
|
较大承气轻 |
传染性疾病 急腹症 过敏性疾病 肾衰 |
阳明腑实证 |
调胃承气汤 |
大黄 芒硝 甘草
|
体壮 心烦 发热谵语 痞满不甚 |
急腹症 上部炎症 皮肤科疾病等 |
大承气效后续方 |
大陷胸汤 |
大黄 芒硝 甘遂
|
心胸硬结拒按 烦燥 胸腹积水 |
腹膜炎 消化道穿孔 |
目前很少见用 |
麻子仁丸 |
大黄 厚朴 枳实 麻仁 杏仁 白芍 |
小便数 大便常秘 外观壮实 肌肉坚紧 |
梗阻 便秘 返流 |
气秘与寒秘不可久用 |
大黄硝石汤 |
大黄 黄柏 芒硝 栀子
|
黄疸,大便难 腹满或痛 |
各类黄疸;感染;出血 邪热充斥肝胆、三焦、胃肠 |
栀子大黄――茵陈蒿――大黄硝石 轻 中 重 |
桂枝茯苓丸 |
桂枝 茯苓 桃仁 丹皮 白芍
|
下腹痛有包块 烦 晕 舌红或紫 |
子宫肌瘤 乳房肿 声带息肉 痔 |
活血化瘀方 |
桃核承气汤 |
桃仁 大黄 芒硝 桂枝 甘草
|
大黄证 少腹固定疼痛 紫黑血块 |
急痛证 精神病 痛经 闭经 |
其人如狂 少腹结急 |
抵当汤 |
大黄 芒硝 水蛭 虻虫
|
狂躁不安 下腹满痛 舌紫绛 |
较桃核承气证重之证 |
抵挡汤—抵挡丸——桃核承气——桂枝茯苓 重―――――――――轻 |
下瘀血汤 |
大黄 桃仁 庶虫
|
少腹痛 腹中结块 大便干结 恶露不下 |
妇科痛瘀 肝脾肿大 跌打损伤 狂 |
|
大黄牡丹汤 |
大黄 丹皮 冬瓜仁 桃仁 芒硝
|
下腹肿痛 痞 便秘 心烦 热 汗 |
|
|
大黄甘遂汤 |
大黄 甘遂 阿胶
|
少腹满痛拒按 小便不利 大便秘结 |
腹水 盆腔炎 颠 狂 瘀 |
水血互结血室 甘遂入煎 |
理中丸 |
参术姜草
|
腹满便溏 喜温畏寒 口不干 不思饮 |
腹痛腹泻 多涎 |
消化系统多用 |
方 名 |
组 成 |
方 证 |
应 用 |
要 点 |
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|
方名 |
腰以下冷重酸肿 便溏 舌苔白腻 |
腰以下寒湿 去湿 |
肾着汤 |
茯苓甘草五味干姜细辛汤 |
苓甘五味姜辛 |
寒咳 泡沫痰 舌质淡 苔白滑 脉弦数 |
咳喘痰多 |
纯为里证 |
桂枝人参汤 |
理中加桂枝
|
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 下利心悸足冷 |
发热下利 慢性病复感外邪 |
桂枝后下 |
干姜人参半夏丸 |
干姜 人参 半夏
|
胃寒呕吐 |
妊恶 慢性胃炎 恶性肿瘤 |
丸,缓也 |
四逆汤 |
附子 干姜 炙草
|
四肢厥逆 身痛恶寒 喜睡无神 脉细软 苔白润 |
急性心衰 心动过缓 下利 出血 等 |
应重用姜、附 |
真武汤 |
附子 白术 白芍 茯苓 生姜
|
头晕心悸 震颤麻痹 腹痛下利 恶寒肢冷 |
水肿 水停 眩晕 疼痛等 |
内有水气 |
附子汤 |
附子 白术 白芍 茯苓 人参
|
背寒 关节 冷痛 晕 小便不利 恶寒 腹痛 |
恶寒、疼痛之关节、神经、肌肉疾病 |
|
薏苡附子败酱散 |
薏苡 附子 败酱草
|
肠痈 |
化脓性疾病 |
皮肤干燥粗糙者效佳 甘寒 苦寒 辛热 附子量宜小(10克) |
大黄附子汤 |
大黄 附子 细辛
|
偏于一侧的疼痛 |
胆囊炎 阑尾炎 肋神经炎 坐骨神经痛 |
|
甘草附子汤 |
甘草 附子 白术 桂枝
|
剧烈的关节痛 伴随 汗出恶风 小便不利 |
各种骨关节痛 |
较芍药甘草汤证重 |
桂枝附子汤 |
桂枝 附子 姜 枣 草
|
身痛 关节曲伸不利 心烦 |
风湿性关节炎 |
偏于解表温里 |
白术附子汤 |
白术 附子 姜 枣 草
|
身痛 关节曲伸不利 心烦 便秘 尿少 |
同上 |
术附并走皮中,逐水气 |
当归芍药散 |
当归 白芍 川芎 泽泻 白术 茯苓 |
头重 眩晕 心悸 浮肿 腹痛 |
妇科病;疼痛;心衰;高血压等 |
血不利则为水 |
当归四逆汤 |
当归 白芍 桂枝 细辛 通草 炙草 大枣 |
手足厥寒 冷痛麻木 腹痛头痛 腰腿痛 |
血管性疼痛 神经性疼痛 |
当归肤 桂枝舌 桂枝腹 芍药足 |
方 名 |
组 成 |
方 证 |
应 用 |
要 点 |
当归贝母苦参丸 |
当归 贝母 苦参
|
小便淋漓 大便干结 |
泌尿系疾病 小便难 |
妊娠小便难 |
肾气丸 |
八味丸
|
浮肿 小便不利 腰痛 液如清水 |
机能衰退 |
|
复脉汤(炙甘草汤) |
炙草 桂枝 人参 生姜 生地 麻仁 麦冬 阿胶 大枣 |
脉结代 心动悸 憔悴 多梦 失眠 |
心律失常;甲亢等 |
生地为主药 本方用量应大,加酒煎 |
胶艾汤 |
阿胶 艾叶 归 地 芎 芍
|
出血不止 腹痛 按之软弱无力 |
功血 月经过多 血小板减少性出血 |
寒证出血 血瘀 |
三物黄芩汤
|
黄芩 生地 苦参 |
心烦 失眠 口渴——热证 |
各种痒、肿;神经官能症 |
热证 |
黄土汤 |
灶心土 地黄 阿胶 黄芩 附子 白术 生草 |
出血 寒证 |
上消化道出血 各种出血——寒证 |
脾统血 |
酸枣仁汤 |
芎 枣仁 茯苓 知母 甘草
|
眠差 心烦 头晕 肢痛 |
失眠 焦虑 狂证 痛证 健忘 盗汗 |
虚劳 虚烦 失眠 |
木防已汤 |
木防已 石膏 桂枝 人参
|
面黑 喘息 咳逆 气短 舌红 苔少 少津 |
肺心 右心衰 静脉炎 |
膈间支饮 |
吴茱萸汤 |
吴萸 人参 姜 枣
|
干呕 头顶痛 手足冷 烦躁 心下痞痛 |
神经性头痛 呕吐 腹痛下利 菌痢 |
吴萸1 人参 1 生姜2 呕 痛 冷 |
桂枝芍药知母汤 |
桂枝 芍药 麻黄 知母 白术 防风 姜 草 |
剧烈的关节肿痛 恶风发热 黄瘦浮肿 |
各种关节炎 痛风 心衰 |
用于寒证而虚者 |
续命汤 |
麻 杏 石 甘 桂 归 参 芎 姜 草 |
咳而多涎 或头痛 口干 烦渴 |
脑梗 颈椎病 神经炎等 喘病 头晕痛等 |
痹——中风痱 大青龙加姜 芎 归 参 |
大黄蜇虫丸 |
军 芩 桃 杏 芍 地 漆 虻 蛴 庶 蛭 草 |
少腹痛有硬块 腹胀满 形体消瘦 两目黯黑 肌肤甲错 |
肝硬化 癌——虚极 梗阻 结块 增生 |
瘀虚互至 |
乌梅丸 |
梅 辛 归 椒 连 姜 附 桂 参 柏 |
手足厥冷 心中狂烦 呕 痛 泻 |
虫证 泻证 巅顶痛 肝经疾病 |
厥阴病之主方 |
温经汤 |
吴萸 当归 白芍 川芎 麦冬 半夏 人参 阿胶 丹皮 桂枝 姜草 |
月经不调 血黯有块 手心热而恶风自汗 头痛恶心 口干 舌暗脉涩 |
妇科寒瘀 功血 男科寒证 |
冷 虚 瘀 |